今天是

【总结】2017年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索  引  号: 011217651/2018-304457 发文字号: 发文日期: 2018年05月11日
发文单位: 鄂州市城管局 发布日期: 2018年05月11日
主题分类: 其他 效力状态: 有效

  在省住建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能,以强化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更新管理观念,提升管理能力为重点,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效能创新。特别是通过创建全国卫生城和全国文明城,全面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攻克城市管理难点和顽疾,市容秩序持续改善、环境卫生更加整洁、违法建设得到严控、市政设施逐步优化,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创卫创文为动力,推动城市综合治理。

  紧紧围绕创建全国卫生城和全国文明城工作中心,组织动员全员参与创建,以实战锻炼队伍,锤炼作风,以创建推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坚持协调协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的合力。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动员市民广泛参与,真正实现城市共管共治、共建共享,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发挥城市管理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一是主要领导高位推进。市委书记、市长挂帅在全市域启动“城管能力提升工程”、创卫“百日会战”、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召开市一级动员会、推进会、督办会30余次,城市管理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进小区、进楼栋、进村入户。

  二是专项整治取得突破。2017年6月至今的主城区亭棚专项整治,共拆除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亭棚722个、拆除小区乱搭乱建近2万平方米,主次干道及南塔小区、官柳小区、江家东巷等处面貌取得明显变化;集中开展了老旧城区环境整治、旱厕整治、江边水源地保护整治、立面刷新、“最美社区”创建等专项行动,共拆除城区敞口垃圾池1080个、旱厕2750座,清理平整菜地672亩,粉刷立面500余万平方米。

  三是创建氛围空前浓厚。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充分利用多种载体营造创建舆论氛围,增强社会的认同感和市民的参与度,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宣传创建工作的现实意义和主要成果,通过城市电视、道旗、围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发布公益广告3万余平方米,组织志愿者10万多人次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文明劝导活动,促进400多家窗口单位营造整洁有序的环境。

  四是数字城管助力创建。按照国家标准,完成主城区3040个万米单元网格以及77个工作网格的划分,完成9个基础应用系统和10个扩展业务系统的应用开发,面向社会开通了12319城管服务热线。今年前三季度,通过数字平台受理上报案件47675件,结案44329件,有效地提升了创建工作精细化程度。

  (二)以体制改革为契机,实现城管能力提升。

  我们通过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理顺城管体制机制,破解执法难题,推动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创新。

  一是法治城管深入推进。《鄂州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于2016年12月1日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颁布,2017年6月1日施行,成为在全省率先完成中央下放设区城市立法改革后,首部实体地方性城管法规;同时,制定了《鄂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用手册》、《鄂州市城管局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通过各种媒体、以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二是城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2017年《党代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鄂州市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经过9次专题会议讨论修改完善,7月18日提交市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8月10日市委以鄂州发[2017]12号文正式下发,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考核机制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成效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体系作用明显,城管执法“大队进街道、中队进社区、队员进网格”责任体系基本形成,通过网格落实整治任务,增强考核工作实效。一方面由城管考核专班以照片、录像等形式对巡查发现问题进行记录,并督办和考核整改情况;另一方面,运用数字城管平台对日常案件受理、分办,并跟踪处置和办结情况;同时,由第三方公司全覆盖发现、反馈和考核城市管理问题,初步形成了责任明晰、点面结合、相互制约、覆盖城乡的考核格局。

  四是权责清单公开透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意见》和“放管服”的改革要求,编制、修改完成了市城管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各89项,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

  (三)以专项整治为重点,推进城市环境改善。

  坚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增强城市内部合理的布局空间,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传统型、粗放型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城市生活品质。

  一是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强力攻克马路市场“顽疾”,拆除了城区历史存在20余年的吴都古肆、莲花路、濠塘东巷、熊家巷等4处马路市场;取缔了占道10余年的文化宫、花仙子、东塔路夜市,城区120家有门店夜市全部进店经营,占道夜市全部取缔;将原有20余处新疆占道烧烤全面规范整治;选址建设重载车停车场2处,规范疏导200余户重载车占道修车、洗车场所;着力整治城市“五边”等出店占道易发区域,对城区18家农贸市场、28家学校、8家医院及车站码头、城乡结合部周边零散菜摊、水果摊、饮食摊和出店经营进行了全面清理,并保持长效管理态势;强力整治鄂钢生活区、江碧路、熊家沟码头、江边码头水源地周边等多处老旧城区环境脏乱差区域,清除菜地2000余亩,拆除乱搭乱建150余处,清理垃圾600余吨,新种树木300余棵,极大地改善了市民人居环境。

  二是环境卫生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加强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卫生质量督查,加大城区卫生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力度;主城区机械作业、人机结合作业、扫运分离作业、快速保洁作业“四位一体”和“冲、洗、吸、喷、扫、捡”“六梯次”作业格局已经形成。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环卫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6%以上;城区渣土运输全部由具有资质的运输公司专营;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改造升级1座,新建城市公厕2座,维修公厕50座,改造升级无障碍公厕27座,配套完善环卫设施设备,城区主次干道设置果皮箱4642个、垃圾桶7650个。货车进出城免费冲洗站日清洗车辆360台次以上,日清运遗留淤泥1。8吨;道路扬尘污染、渣土抛洒、垃圾废弃物焚烧、老旧社区和城中村环境卫生、车窗抛物等整治取得实效。

  三是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2016年以来及时拆除宏洋凤凰城、飞鹅宾馆锦鑫小区、洪港村、月陂村等处新增违建共412处,实现了新增违建“零容忍”;保持控违查违工作高压态势,组织大型拆违行动27起,加强对吴都生态廊道、航空都市区、龙头公园、综合地下管廊等重点建设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的监控,为项目建设扫清外围障碍,争取有利条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年多来,督促各责任单位主动、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投诉392起,下发督办函47件,办理批示件121件,拆除违法建设2223处12。1万平方米。

  四是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强管理和服务,大力开展城市道路设施专项维护,及时修复坑凹、破损的道路设施,累计维修城市路面20。5万余平方米;抓实城市防洪,有计划清掏城市下水道、沉沙井、雨水横向管,清淤下水道33。4公里,清掏进水井10131座(次),清掏横向管6。3公里,清淤沉沙井11000余座(次);更换检查井、进水井铸铁井盖、沟盖板880余件(套),改造40余个城市积水点;加强“七桥一涵”亮化设施维护,维修、更换夜景观灯,确保亮灯率达90%以上;对南浦虹桥、鄂钢跨线桥、民生桥等3座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桥梁,邀请专家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检修、加固等处置,保证了桥梁安全运行;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13967个,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线29624米,有效实现“城市病”的源头管控。

  五是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确保依法执法、公正执法;2016年以来,受理完成各类审批办件461件,限期办结率100%;接到市长专线、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反映问题393件,处理率100%。

  (四)以队伍建设为目标,培育能打硬拼作风。

  近年来,我们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城管形象为目标,在全系统内广泛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面对面、大走访”等专项行动,树立“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执法理念,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组织参加各类城管执法和业务培训。参加了住建部、省住建厅组织的处级干部、科级干部执法和业务培训;开展了为期10天的春季城管执法队伍培训,市级城管执法人员和区、乡镇科级城管执法干部轮训率达100%;执法公示、评议考核等规章制度不断健全,道德讲堂、先进事迹报告会、职工运动会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明执法、执法为民和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特色活动等形式,宗旨意识党性观念不断增强,思想受到洗礼。

  二是锻造一支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的城管队伍。城管队伍肩负管理维护城市的重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领导关注,群众关心,丝毫不能懈怠。城管工作量大,任务十分艰巨,日常清扫保洁城区道路472万平方米,清洗护栏46。8公里,72座直管公厕达标开放,日收集、清运、处理垃圾500吨,年处理量18。3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加强了17座桥、2个涵洞、1个地下通道、40个积水点管养力度,维护城市排水管网706。578公里,城市道路339条,面积377。2万平方米;数字化城管平台年受理上报问题34313件,结案31458件;年开展日常执法11。2万起。在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和抗洪抢险战斗中,全体城管人主动作为、连续奋战,无私奉献,许多干部职工连续几个月没有休息,为创建工作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城管体制改革高位推进,法治城管深入推进,在“城管能力提升工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冲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中奋力进取,克难勇进,拆除乱搭乱建亭棚等专项整治,数量规模实现新的突破。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一些新变化,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离省住建厅、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广大市民的期盼还有一些距离,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还需加快。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方案刚刚出台,城市管理精细化机制和属地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城市管理服务支撑不够仍然存在,执法权威性不足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一些城市管理中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或经常性问题,还缺乏可行性较强的手段加以控制。

  二是社会舆论支持理解城管不够。对城管部门开展的大多数管理执法工作,一些不明事实的市民及部分舆论从同情弱者角度出发,对城管正常执法活动进行指责、人身攻击,甚至发生妨碍公务,危及执法人员人身安全事件,给执法人员执法活动造成较大压力和安全隐患。

  三是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健全。考核、督办机制还比较传统,有待进一步完善,重复性的整治较为普遍,整治反弹现象较为突出。在引导、疏导、服务、宣传教育等方面探索和实践还不够,管理技术上还依赖于传统手段,“智慧城管”等高新技术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还有待加强。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将按照省住建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及住建部“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面对面、大走访”等专项行动的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

  (一)深入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

  按照《鄂州市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三定方案,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能,按照框定的管理职责,明确的城市管理范围,做好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责的整合划转工作。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城市管理相关职能,完成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任务。

  (二)大力推进“作业标准化”。

  一是制定城管标准手册。按照我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修订完善《鄂州市城市管理标准化手册(试行)》共17章90项近千条内容,明确城市管理范围、流程、责任、标准、程序和要求,做到整治更标准、考核更有效,使城市管理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二是提升系统作业标准。继续开展公厕革命、油污大作战、渣土抛洒等专项行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区全覆盖,加大机械化清扫清洗率,提高道路快速保洁率,保持道路常洗常新,确保垃圾不满溢、不落地;全面普查各类设施病害,切实抓好市政设施维修养护作业的规范管理,全面提高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及时率和优良率,确保“路面平整、排水畅通、桥梁稳固”。

  (三)全面推进“管理网格化”。

  一是管理进网格。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挖掘”、“LBS位置服务”等新一代数字城管平台技术,将沿街为市治理、广告杂乱治理、立面破旧治理、控违查违工作、环境卫生整洁等纳入网格管理的内容,切实做到管理重心下移。

  二是执法进网格。在城管大队进街道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管中队进社区、队员进网格体制,完成城管队员、环卫、市政人员进网格,做到日常执法及时发现、现场处置、上报调度、迅速反馈在网格。

  三是服务进网格。结合数字城管划分的主城区40平方公里3040个万米单元网格以及77个工作网格,以“最美社区”创建为载体,重点解决空中管线、城市“牛皮癣”、道路设施、排水设施、老旧小区楼道亮化、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卫生死角等问题,做好网格内服务民生事务,做实“服务细胞”单元。

  四是考核进网格。运用第三方公司日常考核,达到精细化管理事部件,使任务落实在网格,通过全移动的工作模式,智慧化的分析与监管,实现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网格化。

  (四)推进“执法规范化”。

  一是统一执法文书。按照5月1日刚刚施行的住建部《城市管理执法办法》的要求和标准,统一规范城管执法文书格式,完善执法流程。

  二是执法过程全记录。通过下发的100台执法记录仪和相关视频监控等技术,全方位记录执法现场,实现执法活动全过程记录。

  三是完善执法档案。依法、全面、客观收集相关证据,规范建立城市管理执法档案并完整保存,做到一案一档。

  四是公开执法信息。通过城管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窗口等渠道或者场所,公开行政执法职责、权限、依据、监督方式等行政执法信息,全方位确保规范执法行为。

  (五)推进“运作市场化”。

  一是管理作业分离。理顺城市管理中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责,改变“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问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监管。采用公开招标、市场竞争的方式,按照定额标准,择优选择企业负责环卫作业、市政设施养护项目,明确责权利关系,由企业负责作业,其作业绩效接受政府部门的检查考核和评价监督。使城管部门将全部精力放在日常作业效果的检查和监督上,形成竞争有序、管理规范、健康发展的城市管理作业市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二是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检查细则,定期对各市政养护、环卫作业行为,以及市政设施、环卫设施状况进行考核,并按照合同约定,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

  (六)推进“考核常态化”。

  一是修订考核办法。修订《鄂州市主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办法》,定期考核公示通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二是实施第三方考核。继续由第三方公司考核日常城市管理工作,通过日常考核手段,形成发现、考核、整改、反馈、巩固等城市管理闭环,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

  三是考核奖惩兑现。根据城市管理考核结果,对管理效果好、管理水平提升较大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管理效果差的单位进行处罚。

  长期以来,省住建厅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真诚关怀,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稳步前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加措施,努力使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4207000029 鄂公网安备:42070402000197号 鄂ICP备14020056号-1
主办单位:鄂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单位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吴都大道69号附楼三楼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830450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