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门:绿盈天门情满园 水绿交融展新颜

日期:2022-09-01

近年来,天门市持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全市共享”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城市新发展思路,把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作为建设繁荣、文明、创新、宜居天门的重要举措,构建生态水乡园林城市治理格局,进一步攻坚增绿提质,彰显城市街景、路景魅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高水平谋划,合理布局城市绿地

天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把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调整紧密结合。

围绕规划强格局。紧紧围绕打造“水乡园林城市”这一主线,依托城市水网道路格局,以水为脉、以路为网,打造富有江汉平原水乡特色的生态城市。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以自然资源管控为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注重城市宜居和百姓需求。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现有绿地系统与规划绿地相统筹的原则,结合湖北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规划以滨河带状绿地形成“蓝道”,以干道防护绿带、高压走廊防护绿化带、城区内林荫道及景观道绿化带形成“绿道”,通过“蓝道+绿道”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再将其他绿地串连成体系,形成天门市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格局。

远近结合促均衡。合理制订分期建设计划,做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对依法收回的土地优先用于城市绿化,对老城区内的违章建筑集中清理整顿,腾退土地尽可能用于绿化,解决绿地总量不足、绿地分布不均等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市“一轴、两环、三带、五心”宜居怡人生态节约的城市绿地系统基本形成,全城百姓尽享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色福利,市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高。

高标准建设,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围绕打造“水乡园林城市”这一主线,依托“四湖六河”整体规划推进城市绿化项目建设。近三年来,该市实施公园绿化、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等园林绿化工程80余项,新增各类绿地面积约120万平方米。

狠抓公园绿地建设。一是综合公园彰显特色。围绕水乡园林城市建设目标,不断加大综合公园建设步伐。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建设中,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坚持致力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存,使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先后建成以陆羽茶文化为主题的陆羽故园、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东湖公园、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小南湖游园、以侨乡文化为主题的北湖公园。在绿化苗木的选择上,按照节约型园林的原则,科学筛选植物品种,广泛推广乡土树种,大幅度降低了后期管护成本。二是河湖治理生态完善。依托“四湖六河”水系连通工程,在公园绿地建设同时实施河湖生态治理,采取湖底清淤、雨污分流、土质改良、河岸绿化等措施,先后实施东湖公园(二期)、谌桥河生态整治,清淤东湖公园二期土方3万方,完成谌桥河河岸绿化。三是口袋公园丰富绿色。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城市更新、道路改造的空地、隙地,推动城区“口袋公园”建设,拓展居民休闲、娱乐空间,让绿化走进生活,实现绿化为民,2021年以来,共完成“口袋公园”项目11个,其中新建“口袋公园”8个,改扩建3处,累计增加绿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大幅提升。

完善道路绿化建设。按照“一街一景一树”的思路,道路绿化逐步由单一种植结构,向乔、灌、花、草多层次结构转变。一是风格多样化。在设计风格上,注重植物种类多样化,强调季相变化。在北湖片区新建道路绿化中,广泛采用乌桕、重阳木、银杏、枫香、黄金槐等乡土色叶树种,丰富城市景观色彩。二是建设全方位。先后建成北湖大道、华侨大道、经十路、发展大道等一批精品景观大道,完成南洋大道、陆羽大道、汇侨大道、竟东路、状元路等道路景观提升。2021年,该市集中开展城区行道树更换工作,组织专班对老城区道路行道树缺株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补植树木大多选用移植苗,以保证成活率,先后完成人民大道、陆羽大道、西寺路、文学泉路、东湖路等15条道路补植工作,补植更换行道树925株。

增加花卉植物比例。一是建基地增花卉。新建23亩花卉盆景基地,每年培育各类鲜60万盆左右,能自主培育孔雀草、万寿菊、矮牵牛、三色堇、彩叶草等20个时令花卉品种。在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期间摆放于各道路、公园等重要节点处,烘托节日气氛。2020年,先后在市政府、体育馆、陆羽故园等地栽植了攀援月季2000余米,在陆羽大道、学院路、状元路等地的裸露土栽植或播种了草花,栽植和播种面积近10000平方米,结合城区绿化补植、东西湖景观提升,在滨水绿地增加宿根草花、水生花卉等。二是增特色美空间。通过增加观花植1物,丰富植物层次,提升道路景观效果。通过提高花卉的配置比例,较大的丰富了城市景观色彩变化,打造多彩的城市绿化空间,做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2021年,对竟东路、汇侨大道花坛、陆羽广场绿化进行了改造升级,共新增紫薇1915株。2022年,在陆羽大道、状元路等主干道增加树状月季2500余株。

高规格管理,保护绿化建设成果

优化公园管理模式。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逐步扩大城区公园市场化管理范围,引进专业服务公司,推进公园广场保洁、安保、设施维护市场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公园广场养护水平。

注重水体环境改善。在滨水公园水体管理中,注重对水质的监测和保护,通过投放鱼苗、设置生态浮岛、增加水生植物,全力改善水质,打造整洁的滨水环境。

强化绿地管养标准。一是网格管理严考核。为切实提高城区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市城管委统一安排部署,对城区各类绿地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定了《天门市园林所公园广场游园、道路网格管理考核办法》,以管辖范围内的公园、游园、道路为基本单位划分8个网格,明确专班负责每个网格的考核评分及问题督办。二是养护标准重“五无”严格实行“五无”养护标准,即无杂草、无垃圾、无裸土、无缺株死苗、无病虫害的标准实施绿化养护。对各公园、游园、道路绿地开花植物进行松土施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三是修剪整治塑造形。对各类绿地树木进行春季抹芽、除萌蘖工作,减少树体养分不必要的损失,平衡树势塑造良好树形。增加绿篱地被和灌木内膛的通风透光,使绿篱地被和各种灌木达到良好景观效果。对遮挡车辆视线、路牌、交通信号灯的树木进行修剪整形,消除安全隐患。对绿地植物进行全面的病虫害检查,清除病枯木,通过修剪、喷药、水肥管理等措施防控病虫害,结合树木生长特点,对东湖路国槐、义乌路重阳木、西湖路法桐等重点路段进行病虫害预警,及时开展专项治理。

加大绿地保护力度。将园林绿化纳入数字城管监管平台,通过城市监控、网格员巡察进行实时监管,对公共绿地进行排查,采取部门联合执法,对未经许可侵占破坏绿化、损毁城市绿化的,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惩治一处,曝光一处,让损坏绿化成果的行为没有立足之处、可乘之机。

一湖清水映初心,数载“创园”促蝶变。天门城管人用多样的色彩斑斓、鲜明的服务理念、朴素的为民情怀,描绘城市的街角绿地、公园广场、街头巷尾,用点滴的实际行动打造了一条靓丽的城市文明风景线。如今的天门,城在林中、人在绿中、楼在景中、景在画中。一个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体系,正在嬗变中绽放着无穷魅力!(丁鹂、吴珊)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4207000029 鄂公网安备:42070402000197号 鄂ICP备14020056号-1
主办单位:鄂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单位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吴都大道69号附楼三楼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830450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