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襄阳:市城管委用情为民办实事 小巷整洁展新颜

日期:2021-11-08
 小街巷承载大民生。背街小巷治理得好不好,不仅关乎百姓的幸福指数,也事关城市的文明指数。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襄阳市城管执法委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承诺,用情为民办实事,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做工作中的大事来抓,力求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做实。

精细化管理提升背街小巷颜值

如果说主次干道是城市的“面子”,那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衡量一座城市的颜值,不仅要看“面子”工程,更要见“里子”功夫。

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要求,市城管委聚焦主业,围绕“清洁环境卫生、完善公共设施、规范户外广告、整治市容秩序”四项重点,不断提升背街小巷环境卫生质量,让城市的“面子”靓丽起来,让城市的“里子”升温起来,让城市的颜值提升起来。

襄阳古城是城市形象对外展示的窗口,也是襄阳市井生活最具烟火气的地方。狭小的巷子里,居民聚集,游人如织,大型洗扫车进不去,人工保洁劳动强度大。如今,这种有难度、高强度的清扫保洁劳动得到改观。每天早上,襄城城维公司的环卫工人们驾驶着一辆辆“迷你”洗扫车,穿行在襄阳古城内的背街小巷,所经之处,灰尘纸屑一扫而光,地面干净整洁。2021年7月,城管部门购置“迷你”洗扫车,深度做好精细化保洁。原来清扫100米的路段,人工需要20多分钟,现在洗扫车只要四五分钟,而且边缝也能扫干净了。小巷清扫神器上线,很快圈粉无数,居民赞不绝口。“小机器清扫不仅扫得又快又干净,扫完了还能喷水降尘,小巷子比以前更洁净。”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是群众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干净整洁的环境是居民幸福生活的基本要求。市城管委对背街小巷清扫作业提出了更高标准,一日两扫,全天巡回保洁,确保路面干净卫生。加大辖区内生活垃圾清运频次,日产日清,垃圾收集容器不满溢,并安排专人对街巷道路垃圾容器进行全方位、高标准擦洗,确保垃圾容器外观干净。

市城管委为净化背街小巷公共空间环境,对背街小巷违规设置的广告招牌进行了全面整治,548块破损陈旧、污损不洁、设置不当的广告招牌列入整治计划,加紧推进,擦净影响城市空间形象的顽诟污渍。

环境好了,街巷美了,居民的幸福指数也高了。家住襄城区常青路的一些年长居民夸赞说,“我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房子还是原来的房子,道路还是原来的道路,但周边环境已不再是以前的环境,现在干净多了,茶余饭后在路边转转美得很。”

规范化执法正规背街小巷秩序

市城管委充分发挥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联动相关部门,执法为民,齐抓共管,把规范背街小巷秩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有力抓手,让城市靓丽、有序的环境展现在市民面前。

风华路是襄阳有名的小吃一条街,也曾经是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的重灾区,市容秩序比较混乱,周边居民怨声载道。2021年以来,市、区两级城管部门齐心协力,上下联动,联合市场监管、住建、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依法对风华路市容秩序开展综合治理,重点整治占道经营、游散摊点等乱象。

通过加大对该路段巡回执法力度,干净整洁的马路边一家挨着一家风味小吃店,没有乱停乱靠的“三车”,也没有出店经营的小吃餐车,只有空气中弥漫着的美食香味。出店经营的没了,游散摆摊的撤了,乱停乱靠的不见了,市民出行更畅通了。一个烤吧的经营商户业主说:“以前本来路就不宽,商贩出店经营,小巷子连两辆电动车错车都困难。现在大家都规规矩矩做生意,感觉现在秩序好了,来的人反而更多了。”

依法依规对背街小巷和重点街区的市容秩序综合治理,在背街小巷取缔游散摊点3250多处,规范经营商户门店2650多家,清理“牛皮癣”3040余处,协调运营商对640余个“牛皮癣”小广告号码做出停机处理,共收缴、清除违规小广告1.6万多份,协调修补路面坑、洞等安全隐患7处。

会同交通、公安交警开展“三方共治”,联合执法,对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进行综合整治,加大非机动车(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日常巡查力度,背街小巷非机动车停放线进行全面排查,对模糊不清的停放线重新施划,对不符合规范要求设置的非机动车停放点及时清除。截至目前,共施划背街小巷非机动车停车点1860余处,长约1.2万米。

常态化整治提升背街小巷品质

市城管委学史力行,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以背街小巷改造为切口,解决市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

市城管委成立工作专班,对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小区公厕、市容秩序、基础设施等实地逐一查看,督促整改工作漏洞和短板。组织各城区、开发区城管部门对市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排查摸底,深入走访街道、社区和门店业主、市民群众,聚焦市区部分背街小巷进行环境卫生重点整治。

襄阳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将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城市管理考评重点内容,采取加大背街小巷清扫保洁力度、加强市容秩序管理、加强户外广告整治、加强非机动车停放整治、加强公厕保洁管理等五“加”措施,围绕“清洁环境卫生、完善公共设施、规范户外广告、整治市容秩序”四项重点,不断提升背街小巷环境卫生质量。同时,夯实“门前三保”责任落实到位,探索以社区(村)为单元划分责任区,由辖区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执法人员担任街长,确保环境整治见实效、见长效。

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在城区设置20处夜市经营区域,采取“定区域、定时段、定类型、定标准、定措施、定责任”等六定措施,协同多部门联合监管,满足市民消费需求,规范市容秩序,引导商户规范经营。

“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就是让城市面子光、里子靓,通过城市管理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下一步,城管部门将持之以恒推进背街小巷整治,紧盯环境卫生、市容秩序、户外广告、公共设施等关系市民切身利益和直观感受的具体问题,一个一个抓落实、一件一件抓整改,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田静秋)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4207000029 鄂公网安备:42070402000197号 鄂ICP备14020056号-1
主办单位:鄂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单位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吴都大道69号附楼三楼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830450
点击总量: